讲座交流

我院举办202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专题讲座

作者:王洪运   编辑:晏云  审核:杨剑君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8日  点击次数:


3月6日晚,我校音乐学院鲁勇教授、新技术学院许汉青讲师受我院邀请,在美术与设计学院318会议室举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艺术基金课题申报专题讲座与经验交流分享会,美术与设计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参会学习。讲座由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陈军教授主持。

鲁教授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的基本认识与经验交流》为题,用“创·新·破·立”四个关键词为引导线,细分为八个部分,结合自身的省部级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经历和我院教师撰写的申报书本子优缺点问题,详细阐释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书撰写中,课题题目凝练、选题难易大小适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创与新、破与立的关系,指出要不破不立、先破后立,以及不创不新、先创后新;接着,他按照申报书的结构逻辑,结合自己六年长跑申报终于获批国家项目的经历,谈了自己对各个部分的理解及经验教训;最后,他希望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态,认为获批是提升,不获批是常态,坚持就有希望,不间断积累才能提升。

许汉青老师以《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相关创作实践经验交流》为题,以作品分享与申报书展示两个部分为大家介绍了自己获批国家艺术基金的全过程。他认为,艺术基金项目评审时比较重视前期的创作实践积累。例如,获得省级及以上美术展览的各类奖项较为重要,这是一个让评委了解你创作能力的窗口。他本人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各类展览及多次获得省美术家协会的入选或获奖。其次,他认为课题方向及素材内容的选择很重要,既要把握时代脉搏,也不避开革命性、主题性题材,在现实主义大的框架内可以适度的出界,可以打破水彩、水粉及丙烯之间的界限;最后,他自言在申报文本的写作上对着申报书的问题逐一作答即可。总之,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省级以上优秀获奖作品的前期积累最为重要。

讲座历时两个小时。最后主持人陈军教授做总结,他认为两位国基项目获批者都说的很接地气,图文并茂、例证解读、浅显易懂,让大家受益匪浅;同时指出国家基金理论研究项目和实践性创作项目两类基金既有共性——都需要扎实的前期成果积累为支撑,又有明显差别:一个重文本、一个重实践成果(获奖作品),两者的主攻方向是有较大差别的,要区别对待,各自侧重;他还认为本次讲座内容与观点给大家带来很大启发与思考,不仅为当下我院美术学学科和设计学学科教师正在进行的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学术研究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科研水平的稳步提升大有裨益,还将对我院学科建设发展予以助力。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鲁勇,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现为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春晖学者、社科联委员,湖北当代孝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泰国玛希隆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1项,参与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大型音乐剧《孝·感天地》,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6篇,1部音乐类专著入选“湖北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曾3次获评学校科研先进个人,4次获评省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在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展播声乐作品3部;主讲艺术党课《奋进的旋律:走进国歌的音乐之美》在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曾为电影《一粒米》演唱录制片尾主题歌《守望田野》,演唱《孝行组歌》被评为湖北省音乐创作“131”工程优秀歌曲。

  许汉青,男,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硕士学历,讲师职称,民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获得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一项、美术创作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民革中央第三届“风雨同舟”全国书画作品展、中国第二届插图艺术展、中国第三届插图装帧艺术展、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第二届全国水粉画大展。湖北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