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简介

作者:   编辑:晏云  审核:美术与设计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7日  点击次数:


1、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有视觉与信息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和动态视觉设计三个方向(艺术与科技方向正在积极筹建中)。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设计理论、设计实践、设计策划、设计管理与设计研究方面具有较强能力,能在视觉传达设计相关企业、设计公司从事视觉与信息设计、品牌建设、包装开发、新媒体传播、信息传达的专门设计人才,或者从事相关行业从事设计艺术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并具备相关行业自主创业、技术与管理能力,能适应新时代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服务于区域视觉传达设计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注重校企政深度融合,依托企业、政府、科研平台,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双师型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实习实训、产教项目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提升学生设计实践能力。

2、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

核心课程:图形创意与表现、文字与版式设计、数字插画设计、品牌形象系统设计、设计学概论、动画创意表现、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动漫衍生设计、后期合成制作、数字影像合成、动态软件设计(C4D)、数字交互设计技术、AIGC与数字艺术设计等。

特色课程:孝文化视觉创新设计、孝文化主题动画创新设计、地域文化数字设计等。

3、专业实力与培养特色

专业实力:现有动漫工作室、图形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等。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精品课程1门,UOOC联盟在线开放课程4门。本专业教授、副教授占比68%以上,现有专职教师20人,期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国际化背景博士5人,所有教师均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学缘背景多样的师资队伍。

培养特色:

①坚持“立德树人”思政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实训为主导,市场为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相对应、岗位需求与课程体系相对应的“双矩阵”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工作室制、项目制教学模式,从而实行工作室制的产、学、研教育模式。培养具备新时代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服务于区域视觉传达设计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②以项目、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秉承学科交叉融合特征,以“三融合”模式为基础,定期举行视觉设计讲座、学校视觉设计服务,视觉设计竞赛,参加中国互联网+大赛、全国大广赛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近五年来,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金犊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奖项63多项,产教融合成果入选全国艺术设计产教融合成果系列展。

③产教融合助乡村振兴,创意成果领跑市场。课程拓展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策略,以设计赋能地方发展:助力孝昌白沙镇品牌升级、大悟山茶油包装设计、云梦德育银行视觉系统优化,参与孝感社科重点项目打造城乡文化IP。学生作品屡获市场认可,2021年3件国潮装饰画亮相义乌展销会,吸引数万粉丝,意向订单破千;截至2023年4月,15幅客厅系列画作覆盖全国市场,3款餐厅装饰画入驻孝感家居旗舰店,实现"课堂作品-文化产品-畅销商品"的转化闭环,用创意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质量持续提升。近三年学生总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流向:考研、出国深造、设计公司、公务员、选调生、国有企业、民营及股份制企业、教育培训等。

就业版图辐射全国。学生就业地域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城市群多点联动”的布局。

职业发展路径多元。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设计行业、教育行业、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等。



《二维动画设计》获国家一流课程

教育部A类赛事 第12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荣获2024年第五届全国会展策划创意大赛国赛一等奖


教育部A类赛事 2024年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