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2026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优化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近日,美术与设计学院在美院M423教研室组织召开了“2026版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题研讨会。会议聚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关键问题,深入研讨,为后续赴兄弟院校调研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由美术学专业系主任杨少华副教授主持,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杨剑君、专业首席负责人李顺燕、系部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与。与会教师结合2022版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暑期行业调研反馈以及毕业生能力达成度分析,就课程设置、教学时序、实践环节、师资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热烈讨论。
在“2022版培养方案问题与建议”模块中,教师们指出部分课程逻辑关系不够清晰、教育类课程开设时序滞后、课时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具体调整建议,如优化《素描石膏像》与《素描头像》的开课顺序,将《三字技能训练》《教师口语》等课程前置,并适当增加课时,以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
会议重点围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之间的衔接问题展开研讨。特别是“毕业创作(论文)”课程的设置与考核方式,以及《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在师范类专业中的定位与实施路径,成为讨论的焦点。大家认为,这些问题涉及政策衔接与育人导向,需在后续外出调研中重点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成熟经验。
为增强调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会议还系统整理了赴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高校交流的核心问题清单,涵盖美术教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育实习安排、毕业创作(论文)考核机制等多个维度,力求通过“带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回”的调研模式,为2026版方案的修订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会议不仅凝聚了美术学专业内部的共识,也为下一步外出调研与方案修订工作指明了方向。美术与设计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持续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教育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