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清华大学牛致远博士后受邀以网络形式给我校师生共900余人做了一场题为“从殷墟到元宇宙:考古中国艺科融创与公共艺术设计体验”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美院副院长、教授、陈军博士主持,学科办、教务处、科技处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在线上参会。
牛致远博士后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参观后的讲话要点开场,通过殷墟甲骨文、青铜器及三星堆龟背形网格纹器、铜神坛、铜龙、金箔面具等考古遗址的典型制作器物为例,论证了器物造型设计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与时代个性;接着,选取经典案例,结合数字科学技术参与现代设计与古物修复实践,从考古学的角度对设计学发展、科技赋能的互动与互为关系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并指出,传统文化元素的多元表现是中国造物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民族化与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创新设计的重要源泉。最后,结合自己的相关项目设计实践案例,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与心得体会。
在讲座的提问互动环节,大家的热情高涨,就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实践中的数字化表现等相关问题及数字化平台的适时搭建等技术与艺术交融问题进行了踊跃提问,牛博后从宏观和专业的角度深入作答,并从具体细节入手,建议从跨学科团队的定向发力及通力合作协同进行的方式实施与推动,在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相关课题上尽量结合本土与地域文化,或者与理工学科相结合进行交叉研究等。探讨交流非常热烈,气氛一度达到高潮。
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致认为牛致远博士后的学术报告研究深入、观点新颖,对我们进行艺术学理论研究具有可借鉴性。牛博后的讲座内容与观点让我们开拓了眼界,不仅有助于我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也为艺术实践类教师和学生的交叉学科项目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课题提供了参照,这将对青年教师科研热情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助力我院科研实力及学术水平乃至社会服务水平的稳步提高。
主讲人简介:牛致远,清华大学博士后,南京大学博士、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紫金山英才计划高层次双创人才,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高层次人才。
清华大学-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研究员、考古与文博系统数字化研创团队(LGKJ)负责人、城市形象与公共艺术设计中心(LGKJ)总设计师,全国城市雕塑设计资格证持有者。
主持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国家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重大课题;执行完成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现代服务业与文化发展科技创新方向)实施方案;完成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建设学科任务书编制;中国美术馆-西藏大型泥塑《农奴愤》保护性修复项目主要完成人;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美术作品展览获奖并被收藏;雕塑与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落成于江苏、四川、山西等省份城市广场及博物馆;指导学生作品获得国际雪雕大赛设计创意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