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简称中国玩协)主办的第二十三届CTE中国玩具展&潮玩展、第十八届CLE中国授权展、CKE中国婴童用品展和CPE中国幼教展(简称中国玩协四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以“共享跨界资源、引领创新趋势”为主题,汇聚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30大集群化产区的2629家展商,携5426个品牌、超2600个全球正版IP集中亮相,全方位展现全产业链的领先成果,成为引领全球行业趋势的风向标。为深化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对接产业人材培养需求,美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系主任、中国玩协理事赵含副教授,美术与设计学院文创产品设计中心主任师俊英副教授,骨干教师熊杨婷、龚怡慧副教授,美术与设计学院M202产品实训室团队成员学生代表朱雨林、陈薇、龙云彪、胡奇翰共八人组团参加了此次展览。

图 1 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教师团队在展位现场
我校产品设计专业作为本次参展的十家高校代表之一,积极组织参加展会。展会期间师生团队以我院展位为平台对接企业咨询,同时与参展院校间交流各自院校的教学经验、专业特色。

图 2 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赵含副教授与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何玉龙副教授交流、留影
展会结束后,师生很有感触:
熊杨婷老师表示:本次展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众多优秀品牌与设计师,展示了玩具设计在智能化、可持续化及文化创新方面的最新趋势。现场作品不仅体现了材料与工艺的突破,更在交互体验与教育价值上展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与设计思维。通过参观使大家深刻感受到设计与科技融合的巨大潜力,也为今后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新的启发。未来,将把展会中的创新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关注用户体验、文化表达与社会责任,培养更具创造力与前瞻性的设计人才。
龚怡慧老师认为:1、IP已成为儿童产品及文创产品的“流量密码”。成熟IP叙事表现生动、系统性强。2、儿童产品的智能化趋势。AI早教机器人识别情绪调整互动,智能温奶器可同步喂养数据,产品依托技术更新,从基础功能转向与用户情感需求链接。3、幼教产品呈现场景化细分趋势,玩教具利用多通道设计实现抽象规则的具象展现,帮助低龄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及内化。龚老师认为,此次参展,反思人才培养方向,认为可适当增强跨学科知识的输入和AI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强化用户研究,深耕用户思维和用户心理,从真实场景中挖掘用户认知需求。
师俊英老师感慨:玩具展归来,大家看到的不仅是玩具,更是未来教育的缩影。本届展会科技感十足,AI、编程类玩具大放异彩,极大地拓展了启智的边界。更欣慰的是许多经典益智玩具与国潮文创深度融合,将汉字、节气、传统故事融入其中,在趣味中完成了文化启蒙。未来的教育,正需要“科技”与“人文”的双轮驱动。作为教师,应善于将知识“玩具化”,用互动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探索。这次观展和交流为今后的教学创新提供了灵感。

图 3 美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同学在展位现场合影
本次参展的同学们也获益良多,学生们都觉得参观2025上海玩具展是一次充满惊喜与收获的旅程。觉得踏入展馆仿佛进入一个充满创意与童趣的世界,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设计师的巧思。在设计理念上,他们意识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认识到玩具设计不应局限于当下流行,更应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宝藏,为作品赋予深厚内涵。另外,科技与玩具设计的融合也是个重要的方向。很多展览的智能玩具具备AI互动、感应等功能,它们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拓展了教育价值。他们很受启发,觉得设计应关注科技发展,将新技术融入产品,提升用户体验。此外,玩具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创新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觉得从用户需求出发,以解决痛点为导向的设计思维,是优秀设计的关键。

图4 2025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晚会分享交流最新行业趋势
通过本次展会学习交流,丰富了我院产品设计专业教师团队对潮流玩具、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婴童用品设计的直观认识、开拓了视野,加深了教师团队的产业思维,为我院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注入了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