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我校美术学专业围绕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美院M309召开专题研讨会议。会议由美术学系系主任杨少华主持,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杨剑君、美术学专业首席李顺燕,美术学系全体教师出席会议。会议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旨在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

美术学专业教师对照议题,逐一发表意见
聚焦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向,服务教育发展
会议重点讨论了美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对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老师们从国家教育强国、湖北省教育强省的总目标,以及学校的事业发展定位、孝感市和湖北省内对中学美术教师岗位人才需求情况,毕业生就业趋向、社会调研与反馈等几个方面来讨论,并拟定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计划。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美术学专业应继续以师范性、应用型、服务地方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与美育浸润为核心的专业建设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师德修养与人文素养的合格美术教师这一总体目标,贯彻落实湖北省教育强省和国家教育强国精神。
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学科优势,打造专业特色
在课程设置方面,会议提出多项改革建议:
1、发挥专业优势,夯实学生基础:依托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平台、专业监测A类专业和优秀的教师资源,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美术技能和高尚的审美素养,强化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和社会教培、社会美育机构的素描、色彩、设计基础等基础性课程;强化美术鉴赏课程;加强三笔字等教育教学实践类课程;整合教学内容重复的课程。从课程设置上采取反向设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正向施工,确保学生能适应社会基层美术教育需求。
2、拓展选修课程,构建特色课程: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将孝文化、红色文化、地方非遗文化等融入课程知识体系;发挥汤文选美术馆的美育功能,开设美术鉴赏与批评类课程;融合AI数字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更新课程内容,增强学科前沿性和规范性,融合学科课程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
强化实践环节:持续“三习”贯通,把好毕业关口
按照师范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持续强化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做到“三习”贯通;把好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关口,保障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此外,会议还提出通过在校生从教意愿调研、走访优秀校友交流等途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次研讨会议为美术学专业2026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勾画了初步框架。下一步,专业团队将结合会议建议,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利益相关方问卷调查的样卷,确定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考察路线,针对关键问题进行专项走访考察;稳步有序推进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确保培养目标与新时代教育需求紧密衔接,为培养高素质美术教育人才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