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汤文选美术馆受邀参加2025荆楚书画名人研究学术研讨会

作者:刘远征   编辑:杨成东  审核:李波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9日  点击次数:


2025年5月27日上午,由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荆楚书画名人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东湖龙潭书院举行。汤文选美术馆李波、刘远征应邀参会。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湖北省文促会主席熊召政、常务副主席肖安民、驻会副主席徐鲁、秘书长贺定安、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孟庆星、副主席樊利杰、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志新、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罗彬、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娄宇、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周颢、韦秀玉、江汉大学教授李瑞洪、柳国良等出席会议。

研讨会由肖安民主持。本次研讨会聚焦荆楚地区书画名家的艺术成就与学术价值,旨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精髓,推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来自省内各高校和艺术机构的二十多位艺术史学者、知名书画理论家齐聚一堂。孟庆星和王志新代表省书协和省美协发表讲话。樊利杰、韦秀玉分别担任书法和国画分场研讨会主持。研讨会上,李瑞洪、罗彬、娄宇、周颢、柳国良、聂国强、李波等14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研究专题报告。

汤文选美术馆副馆长李波做题为《汤文选书法与绘画的互文性研究——兼论大写意花鸟画的传承与革新》的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汤文选先生的艺术生涯是20世纪中国画转型的缩影,其书法与绘画的互动关系,折射出传统文人画向现代写意体系演进的内在逻辑。研究以汤文选书画的互文性为切入点,通过这一视角分析汤文选的书法与绘画关系,超越了传统的“书画同源”论,揭示更深层的笔墨本体、艺术语言及其建构机制。结合图像分析、文献考证与风格比较,系统梳理了汤文选青年、中年、晚年三阶段的书画互渗轨迹。研究发现:其艺术语言的升华始终伴随着书法修养的深化和提升,北碑书法的金石气与泼墨大写意的融合,构建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笔墨体系。其创作轨迹揭示了两个重要规律:其一,书法修养的深度决定写意艺术的高度;其二,中国画传统的现代转化必须立足于笔墨本体语言的重构。在数字技术解构手绘传统的今天,汤氏个案研究的价值愈发凸显——他证明了中国画的现代性不必建立在颠覆传统笔墨的体系之上,而可以通过深化书画关系的互文性来实现内生性革新。这种将传统文化基因转化为当代语汇的智慧,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艺术提供了重要启示。该研究专题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最后,熊召政主席发表讲话,对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高度赞赏,呼吁与会专家深入开展地域美术史与名家个案研究,进一步挖掘荆楚人文和艺术资源。

汤文选美术馆作为湖北省内重要的展览和研究机构,依托高校学术资源和艺术典藏,长期致力于汤文选艺术和相关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工作,此次参会是该馆学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据悉,李波副馆长提交的论文将收录于《荆楚书画名人研究——荆楚书画研究(2025卷)》,并于年内正式出版。